⊙记者刘武○编辑孙放
又一家A股上市公司遭受“原始股东”高盛的清仓式减持。6月16日,口儿窖通知布告,作为公司重要提议人股东之一,高盛旗下GSCP Bouquet Holdings SRL(简称“GSCP”)拟在六个月内减持不跨越4093.74万股公司股票,占股6.82%,清仓退出。加上客岁抛售的近1亿股,GSCP此番大年夜口儿窖“全军撤退”后估计可总共套现约50亿元,净赚十倍以上。
结合其QFII席位的二级市场投资,高盛总体上对酒类、食物、医药、零售等大年夜花费板块颇为青睐,且常能分享优质Pre-IPO项目标“大年夜馅饼”。此前数年间,高盛就曾先后作为原始股东在西部矿业、海普瑞等公司收割暴利。值得一提的是,高盛的减持退出固然并非卖在最高点,但仍能获得数倍到数十倍不等的巨幅收益。而大年夜相干A股公司上市后的走势看,二级市场投资者总体则赚少赔多,部分甚至损掉惨重。
原始股成“钱树子”
口儿窖6月16日通知布告,由高盛治理的投资公司GSCP拟在6月29日起的六个月内,减持合计不跨越4093.74万股公司股票(即全部持股),占股6.82%。回溯其持股详情,2008、2009年间,GSCP投资于口儿窖的初始资金不到4亿元,持股比例最高时跨越20%。待此轮减持完毕,估计高盛总的套现范围约50亿元,可获得逾十倍投资收益。
此外,高盛还曾是家电龙头美的电器(现“美的集团”)第二大年夜股东。而其QFII席位持有的苏泊尔也是近阶段的白马股。
海普瑞称得上是2010年A股IPO的明星,发行价即高达148元/股,上市首日股价一度上攻至188.88元/股,刹时市值高达750亿元。
此后,海普瑞股价持续下跌,低谷时近600亿元的市值灰飞烟灭,浩瀚投资者被深度套牢。不过,作为原始股东的高盛方面(GS DIRECT PHARMA LIMITED)依然成功套现逾20亿元,投资收益数十倍。
当然,结合今朝的减持新规,GSCP在六个月内经由过程二级市场和大年夜宗交易顶格减持也只能抛售6%的股份,如不雅借助协定让渡,则单个受让方的受让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是以,其要完成清仓生怕还须要一点“额外的耐烦”,但相对巨额收益,此亦眇乎小哉。
其实,海普瑞的“天价发行”本就有争议。如,海普瑞发行的最大年夜卖点是该公司被称为“今朝中国肝素钠原料药行业独一经由过程美国FDA认证的企业”。但据媒体查询拜访,当时,在海普瑞的国内重要竞争敌手中,至少有三家公司获得了美国FDA认证。并且,今朝来看,自2010年上市后,海普瑞的净利润程度除上市昔时外,2011至2016年的六年迈始终处于上市前(2009年)的净利润程度之下。
除此之外,高盛在西部矿业的┞方例也颇受争议。2006年7月,高盛旗下Goldman Sachs Strategic Investments(Delaware)L.L.C.以9600万元投资西部矿业,获得10%的股份。一年后,西部矿业上市,高盛方面持股解禁后至2009年完成减持,套现约十多亿元,回报率逾十倍。但参照西部矿业走势,在高隆重年夜赚的同时,二级市场投资者则可谓伤痕累累。
与海普瑞类似,西部矿业也是在上市昔时达到事迹巅峰(17.26亿元),此后便江河日下陷于低位彷徨,近两年的年度净利润都还不到1亿元。当然,此时的股东榜上,高盛早已离去多时。
善于构造“大年夜花费”
其实,口儿窖一役的┞方绩还算不上“光辉”,在高盛投资A股Pre-IPO项目标案例中,获利十几倍、几十倍是常有之事。如其投资原料药企业海普瑞就获利数十倍。
与上述案例比拟,高盛最新的一单Pre-IPO项目范围相对较小。其以Goldman Sachs Shandong Retail Investment S.à r.l.入股利群股份(主营零售业),持有2750万股,占总股本的3.2%,为第四大年夜股东,今朝持股市值尚不到4亿元。
就投资风格看,高盛似乎对酒类、食物、医药、零售等大年夜花费板块颇为青睐。这一点,也可以大年夜高盛QFII席位“高华-汇丰-GOLDMAN SACHS”的最新持股中表现。截至3月31日,高盛QFII席位共在十家A股公司股东榜表态,包含重庆啤酒、燕京啤酒、老白干酒、水井坊、洋河股份等五家酒类公司,此外还有恩华药业、苏泊尔及华泰股份、博深对象、启明星辰。
再向前溯,高盛还曾深度涉足食物加工业。2011年年中,中国国内猪肉价格涨势迅猛,而在此之前,高盛曾持有双汇和雨润的股权,几乎影响着国内猪肉市场的荆棘铜驼。
2006年3月,双汇集团100%国有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让渡。这家全国最大年夜肉成品企业的改制消息,引来一众投行。最终,高盛与鼎晖构成的合伙公司胜出。此次改制使双汇获灯揭捉?猛成长,高盛后来的收益也很亮眼。2009年11月,高盛赞成将其所持双汇集团股份一半出售给一家中国基金,总价约1.5亿美元,高盛获利将近五倍多。
那么,高盛何故能在中国本钱市场如斯“长袖善舞”?捷报道,高盛与国内各大年夜银行、大年夜型企业都保持着优胜关系,以参谋、合作伙伴、投资者的身份穿梭个中。当然,也有市场人士指出,高盛此前之所以屡屡到手、斩获暴利,除了“人脉”身分,还与市场处于初级阶段,监管尚不健全,市场介入者成熟度教逑祷无接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