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一年,A股发行了374只新股,创下近十年新高。IPO红利下,券商承销收入也“多收了三五斗”——本年以来,截至10月26日,60家券商所获承销保荐费收入130.2亿元,比客岁全年多赚了45%。
60家券商收成130亿
记者梳理Wind数据发明,截至10月26日,本年以来共发行新股374只,创下近十年来新高。大年夜单月发行数量来看,新股发行参军几年的一个月发行10至20家攀升至本年代均37.4家。这374家公司首发融资金额共1889.99亿元,增长亮眼。
IPO常态化之下,共60家券商参加了本年IPO承销大年夜战,所获承销保荐费收入共计130.2亿元,比客岁全年的89.59亿元增长了45.33%。个中,有28家券商承销保荐收入跨越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IPO承销保荐营业格局日趋集中,承销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A股IPO承销市场占领率跨越50%,占比持续上升,“强者恒强”格局凸显。
承销收入与承销数量未必成正比。大年夜IPO承销数量来看,海通证券以承揽29个IPO项目暂列第一位;矫?嗽讼奘后的是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均承揽了28个IPO项目;国信证券承揽23个暂列第三位;此外,中信建投证券和国金证券分别承揽了21个和20个IPO项目。
也有不少券商本年在IPO承揽上临时“颗粒无收”。如新时代证券、江海证券、南京证券、宁靖洋证券、广州证券、红塔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等,尚未完成一单IPO项目承销保荐。
IPO“存货”哪家强
大年夜IPO承销收入看,收入暂列第一的是中信证券,11.28亿元;其次是广发证券10.46亿元;海通证券承销收入9.46亿元,暂列第三。此外,国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信证券、安信证券、招商证券5家券商,本年以来的IPO承销保荐收入已跨越5亿元。
不过,将来可否持续保持事迹经久增长,还得看其IPO项目贮备量。证券时报记者查询拜访发明,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和中信证券五家券商贮备的IPO在审项目数量位列前五,所占份额合计约31%。
“发一单少一单,可否维系持续高增长,就得看各券商IPO项目标贮备情况了。”深圳一家中型券商投行负责人称,在A股IPO发行常态化下,IPO项目贮备量决定着券商收益情况。
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515家(不包含中断审查的IPO企业)。个中,已过会37家,预先披露更新的有60家。
具体来看,广发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IPO在审项目最多,均有35单;矫?嗽讼奘后的是招商证券,在审项目为31家;而海通证券和中信证券的在审IPO项目均有30家。上述5家券商的份额占比合计约31%。此外,国金证券、国信证券、中金公司、长江证券承销保荐四家券商,IPO在审项目数也跨越了15个。
除了在审项目外,券商还有不少IPO项目处在“指导立案挂号受理”阶段,一旦这些项目经由过程各地证监局的审核,便可上报证监会,列队等待上市。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6日,处于“指导立案挂号受理”阶段的IPO项目共1386个。个中,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金证券、中信证券5家券商,处于“指导立案挂号受理”阶段的IPO项目均超50个。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兴业证券、国信证券、光大年夜证券、国元证券等13家券商的指导IPO项目也跨越了30个。
须要特别解释的是,上述券商IPO在审项目数及指导期项目数,并未包含与其他券商联席保荐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