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神牛 > 人物 >

正文

债市承压机构神经紧绷:国融证券“债事”真相还原

2017-11-15 11:00:27来源:
摘要
国融证券的“债券门”事宜,让近期处于“低气压”的┞樊市加倍敏感。尽管经由记者的查访,证实此次事宜实为乌龙,但颇┞粉射出来

国融证券的“债券门”事宜,让近期处于“低气压”的┞樊市加倍敏感。尽管经由记者的查访,证实此次事宜实为乌龙,但颇┞粉射出来的┞樊市压力仍不容小觑。而在市场上,10年期国债期货的4%关隘虽已冲破,但机构对行情仍秉持谨慎立场。

债市连日阴雨,让部分机构投资者面对着更大年夜的精力压力。

11月14日,一则有关“国融证券债券代持违约”的传闻在固定收益圈内风行一时。

如今的┞樊券市场切实其实遭受着较为明显的下行压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数据统计,五年期国债期货TF1712自第四时度以来已累计下跌达1.87%。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确认,国融证券切实其实袈溱11月13日在一只国开金融债的交易上与敌手机构洛阳银行就相干前提未杀青一致,但该不合已经解决,且相干债券于11月14日完成交割。此外,该事宜产生的场景并非传闻所称的二级市场“代持”,而产生于一级市场环节。

有交易员分析认为,国融证券可能宛转洛阳银行进行利率债代投,但在回购时产生不合,不过一位国融证券人士否定了这一猜测,其表示上述交易属于直接投标。

11月14日晚,国融证券答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公司并未产生任何代持违约情况,而相干交易切实其实于14日完成,并已就该情况向监管部分申报。

在业内人士看来,因为当前债市接连走低,利率市场波动激烈,部分市场介入方神经较为敏感,国融证券“债券门”亦是该背景下的产品。与此同时,当下债券熊市可能诱发的去杠杆和交易风险尤为值得当心。

国融债事系“乌龙”

11月14日,固收市场传闻称,国融证券日前在一只代持债券上被曝产生“违约”,据一位交易员的描述,传闻称一家华中地区的城商行动国融证券进行债券代持。后因为涉事交易员离职,加之债市价格波动产生浮亏等原因,导致国融证券不肯意接盘购回,进而触发违约。

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日大年夜多名接近国融证券人士处确认,上述传闻与事实不符,传闻中国融证券所涉及的交易,并非来自二级市场代持,而是产生于一级市场环节,且涉事利率债为一笔“17国开15”。

“国融证券的事并不是产生在代持上,如今各家机构对债券代持都比较谨慎。”一位接近国融证券人士分析称,“票是一级市场的,问题可能出在代投上。”

所谓一级代投营业,平日指债券发行时,投资机构不肯直接申购,转而宛转另一家机构代为投标和代缴款,并在该债券上市后的一段时光将其购回。

但对这一猜测,一位国融证券人士予以否定。“我们这笔交易是直接投标的,并不是代投。”

这意味着,国融证券所涉交易系其直接介入投标了洛阳银行的国开金融债的承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萌芽公开材料发明,洛阳银行切实其实是2017年国开行金融债的承销团成员机构。

对于“违约”传闻,国融证券予以官方澄清。

11月11日早间,伴跟着宏不雅经济数据的回落,国债期货再度下行,个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冲破4%,成为2014年10月份以来的初次。

“我司没有任何代持违约的情况。2017年11月13日,因在交易时光内对交易要素将来得及核实,我司当天已与对方口头确认于11月14日进行交易。11月14日,该笔交易已完成,并已将具体情况向监管部分沟通申报。”国融证券14日答复称。

一位国融证券人士坦言,“做交易最重要的是信用,尤其是在这么敏感的时刻,我们也一向异常在意本身在同业市场间的信用,这种违约事宜不会产生在我们身上。”

传闻缘何“走形”?

国融证券传闻的“乌龙”,或许折射了当前债券熊市下机构紧绷着的敏感神经。

“11月13日国融证券和洛阳银行就这笔利率债交易未杀青一致,原因并不是债券下跌或是不实施认购,而是之前负责这笔债券投标的同事离职了,交代出现问题。”一位接近国融证券的知恋人士泄漏,“当天(11月13日)晚上,国融就和洛阳银行杀青一致约好次日(11月14日)交易。”

“因为前后工作交代的不及时,导致一些投标文件没有到位,所以让交易没有在11月13日杀青。”该人士坦言,“出现一些沟通问题,加上债券价格下跌,生意两边的神经都比脚绫囚感,所以才造成了此次误会。”

“交割已经完成,这件事涉及的敌手方、债券数量、范围都比较小,再加上代投模式比较常见,所以影响并不大年夜。”一位接近国融证券的固定收益分析师泄漏。“以前市场碰到这种事也比较多,只是在当前这个市场情况下,被无形地放大年夜了。”

“很多工作都可能带给交易敌手不好的联想,比如国融这个事宜上,投标员工的离职叠加债券市场的下跌,就轻易产生误会。”该分析师称。

华东一家券商债券交易员认为,近期债市价格赓续走低,轻易让债券交割不合与违约事宜联系袈溱一路;在客岁的国海证券事伊闼楝债市暴跌就一度成为事宜导火索。

“无论买方照样卖方,在债市价格风险赓续裸露之下,神经都异常敏感。”该交易员表示,“这种时刻就锺‘阴郁丛林’,一产生风吹草动,就轻易往不好的偏向联想。”

“在当前的┞樊市熊市下,做好预期治理很重要,市场的猜忌链轻易影响市场预期,进而变成次生风险。”该交易员认为,“同样,资金面趋紧的大年夜情况值得当心,特别是要存眷可能存在的去杠杆风险和交易风险。”

法律顾问:北京开创律师事务所(郭仲喜律师)

Copyright © 2017-2021 京ICP备160321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