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本年以来,保险界风波赓续,大年夜1月份人保总裁王银成被查,到2月保监会对前海人寿亲睦大年夜人寿的相干违法违规行动先后赐与严格处罚,到4月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落马,再到如今吴小晖掉联,正如昔时宝能PK万科一样,工作老是那样耐人寻味,老是在类似中找到合理的注释。
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行业蛮横扩大之后,留下的是对保险行业将来的商量,保监会6月13日披露1-4月保费数据显示,2017年前4个月,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1.45万亿元,同比增速32.35%;实现代表全能险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2746.73亿元,同比降幅60.59%;实现范围保费1.74万亿元,同比降低5.31%。
无论前海人寿,照样恒大年夜人寿,都是这一轮保监会新政下的快速崛起的业界“黑马”,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项主席的落马,正冉鸱绯榉狷中渐入高潮后的戛然而止,而同时也意味高层对本轮保险行业大年夜跃进行动开端进行反思。
经历了三年猖狂增长的保险业,已到行颐魅整体转型调构造的转折点。以全能险为代表的保费巨幅增长,是保险业蛮横扩大代表。
数据显示,2016年保险业共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0万亿元,保费范围将跨次日本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同比增长27.50%,营业范围增速创2008年以来新高。新“国十条”颁布的2014年以来,全国原保险保费比年增长,昔时便冲破两万亿元;2015年将增速进步至20%后,2016年冲破3万亿元,增速创下2008年以来最高记载。各险种亦均保持增长态势,增幅各有不合。近年增长最快的要数全能险,2016年全能险保费收入过万亿元,成为仅次于寿险的第二大年夜险种。大年夜同比增速可以看出,2015年是全能险增长的巅放弃,同比增长率高达97%;2016年监管层对全能险大年夜严监管,其增速直线下挫。本年首月全能险保费更是逆势转降,同比大年夜跌53.81%,标记住比年高增长的全能险时代停止。
纵不雅前海人寿的“万科股权之争”,恒大年夜人寿“门口蛮横人之战”,全能险筹集的资金恰是其筹码与兵器,而其背后则折射出保险业袈溱快速扩大带来的负面问题。
多年来,保险产品发行合规性问题一向饱受诟病,其原因在于难以界定保险真正源竽暌冠投奔人实际需求照样保险公司的事迹驱动。以往的保险产品老是游走安营业与监管的界线,经由过程打差边球的方法来规避监管,而全能险的出现,正好可以兼顾投奔人与保险公司两者诉求,于是一拍即合,成为滚雪球式成长的直接动因。
作为保险业对抗银行同业理财、同业存荡竽暌闺券商资管产品的“标准化劳R当品”,全能险确实袈溱扩大保险业疆土与行业地位中发挥着巨大年夜感化。
然则,跟着全能险范围的快速增长,势必也会带来对保险公司投资才能的考量,出于对将来投资收益的请求,加之本身保险产品资金的久期匹配的须要,保险公司相干全能险保费资金投资典范围响应在赓续增长。大年夜熟知的国债、金融债、企颐魅债、同业协定存款等固定收益投资,到股票、基金等权益投资,增长到房地产、并购基金、大年夜宗商品等另类投资,甚至扩大到杠杆收购等股权投资等等,全能险的投资已经严重离开保险资金投资典范围,也背离了其本来保险资金属性,真正变成无所不克不及的“全能投资”。
全能险产品扩大的背后,是金融行业监管放松、杠杆比例过高、行业扩大加剧以及资金业内空转的明证。
4月份以来,在“严监管、去杠杆、防空转”的金融行业秩序整顿之下,以全能险为代表的保险品种范围势必会经历一个冲高回落的过程,过程的背后,应当是根本治理的反思。古语云:名不正,言不顺,全能险的矜持生之日起就打“全能投资”的烙印,大年夜产品设计,到渠道发行,到投资标的,到监管核查,都预示在缺点的思路上缺点的前行。
如今,金融行业新秩序在悄然确立,行业监管的重塑已经箭在弦上。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保险业举足轻重,但比拟国外蓬勃国度行业成长,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纵不雅全能险的前生当代,不难发明,恰是保险行业跨越式成长推动了全能险的成长,同时,“时事造豪杰”,全能险的突飞大进也培养了以前保险业的光辉。当然,全能险也是一把双刃剑,保险行业的乱象丛生,全能险难辞其咎。
由此可见,对保险资金加大年夜监管力度,个中冲击最大年夜的应属全能险营业。不过,说到底这照样保险企业欠妥应用险资的问题,而不是全能险自身的问题。在强监管下,本来一些以全能险为重要营业的保险机构,营业也就跟着大年夜幅下滑。
瞻望将来,全能险是否是好景不常照样浴火更生,值得我们去思虑,但无论若何,全能险内涵是该从新定义了。
作者:汪杰,北京博瑞达鑫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杰,曾供职于农行总部和国泰君安等有名金融机构。